不知从何时开始,“英语磨耳朵”这一词已经出现在各位家长的口中,很多家长对磨耳朵的概念应该不陌生,想要把握好孩子的少儿英语启蒙的关键时期,英语磨耳朵确实不可或缺,那么英语磨耳朵究竟有什么好处呢?下面就给各位家长罗列下。
所谓的“磨耳朵”是指英语语音输入积累的总称,这里既有精听又有泛听,还有无意识的语音输入和听力理解。
首先,最重要的是泛听,需要有大量的语音输入和积累,除了泛听之外,精听也同样不容忽视。
在输入资源方面不能单一地提供音频资源,这样对孩子来说很难开展精听,家长们需要通过一些有故事情节,像是动画或者绘本阅读,让孩子能够随故事情节的展开进行听力的输入。只要我们提供的动画片和绘本是合适的,那么他们一定会喜欢并且专注。
其次,是输入量的积累,这个更是重中之重。一些孩子原来基础都差不多,但是两三个月后差距就非常明显了。归根结底还是输入量的问题。
磨耳朵的前100个小时非常重要,如果能够坚持下来,孩子对英语就不再那么排斥,而且会有些简单的输出。
在这个过程中,家长的坚持和选择很重要,千万不要觉得短期内看不到什么效果,就半途而废或者是由于工作忙没时间,间接性地让孩子听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
前100个小时的积累就好比学武术,如果连最基本的马步没打扎实的话,那越往上后面的难度就越大。
很多家长磨耳朵开始的形式大致分两类,一类是启蒙比较早,从儿歌类开始,孩子也比较小容易接受;还有一类就是从动画开始,这个阶段的孩子相对要大一些。针对前一类只要引导得好,就可以很好地按照英语启蒙路线图一步步走下去。
这里想要重点提下第二类,部分家长觉得孩子的输入不错,而且孩子也很喜欢动画片,就感觉没什么必要再去听那些简单的儿歌。
这其中有个误区,那就是家长对儿歌童谣的价值理解不够,孩子的韵律节奏虽然可以通过看听大量的音视频得到帮助,但对韵律节奏特别是辨别能力的提升效果是不一样的。
语言的学习是需要环境的,可是在实际生活中,我们家长确实比较难给孩子提供这样的环境,甚至有些家长觉得有了磨耳朵,只要不断的输入,孩子自然就能流利地输出和交流,因此在语言互动和激活方面没太重视。
有个研究通过大量磨耳朵的案例跟踪发现,一些不注重相互激活的孩子,输出会更晚和难一些。通过这个观察不是为了要说明报班的重要,而是想通过这些例子向各位家长阐释——一定不要忽视了语言互动和激活的重要性,坚持亲子阅读,参加一些情景类活动或者借助专业的老师激活和引导等,让孩子能够有一个激活的机制,这对孩子的输出有着非常大的帮助。
对于语言能力的习得来说,磨耳朵是基础,是最重要的基础能力。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家长花时间和精力,同时更需要我们的智慧和坚持。为了我们孩子的少儿英语启蒙之路,一起坚实地走好第一步!